自始至终,一直都觉得现在许多教程都有些问题。看个教材或者文章,一般的思路总是先讲基础历史,然后引出基本概念,然后介绍相关内容,以及高级用法等。这样做很标准规范,但是正如上学时期的参考答案或者标准答案,正确但不够有趣。

我的初中数学老师讲课方式很独特:不让学生们提前预习教材。别的科目或者别的数学老师都要求学生们提前预习课程,等老师讲的时候就比较顺畅,哪里搞不清楚就问哪里,老师也轻松。

但是我的数学老师则非常反对这样的形式,她认为这种方式下学生们的认识就会先入为主,只能做到“只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”,即仿佛这种东西或概念原本就存在,这个事物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也必然就是这个样子,而它的发明者只是海边捡贝壳的小男孩,碰巧发现而已。

我的数学老师就喜欢在课堂上一点一点把这个概念引出来,即没有它是什么样、我们可能去尝试哪些思路,中间如何探索,然后最终在循循善诱下老师要讲的新概念、新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。换句话说,老师会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带领我们再走一遍前人探索的道路,这是一条打破常规、创造新事物的道路。

她极力认为应该让学生们学到如何学习、探索新知的能力和方法,要有不迷信权威、勇于探索另辟蹊径的理念,即授之于渔而非授之于鱼。比如说,她有时会在一节课堂上只讲一道题,但是她会讲多种方法,但更多的情况是她希望这些不同的方法都是同学们自己想出来的,即老师抛出问题,然后不同的同学举手回答,最开始的同学的解题思路可能是最基础常规的,然后老师便欢迎其他的人有不同的思路,直到没有更多不同的方法为止,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练习着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
举个例子:当时学概率的时候,老师问两枚硬币独立投掷的正反面情况,当时一个同学认为两正:两反:一正一反的比例为1:1:2,而我则想当然的认为就三种情况(脑子里也没有多少等概率啥的概念)是1:1:1,于是我们就在讲台上做起了实验,一直抛到比例挺接近1:1:2而我则不得不懵逼的服气为止。而这个过程,如果是预习了课本教材是不会有那种深刻的体会的。

我一直都非常感激我的这位数学老师,在初高中阶段也很喜欢数学,也非常享受用新的方法解出题目的成就感,甚至于会偏科到其他课上想数学题,没事了就总结些等式规律,一上数学课就兴奋激动跟打了鸡血似的,一上理综课就无聊难受地要死。由于那个时候并没有搞奥赛的班子或者氛围,自己也没有走上相关的道路。

这种老师我是真心觉得可遇不可求。

评论




博客内容遵循 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 (CC BY-NC-SA 4.0) 协议

本站使用 Volantis 作为主题,总访问量为
载入天数...载入时分秒...
冀ICP备20001334号